OUT OF THIN AIR: HONG KONG FILM ARTS & COSTUMES EXHIBITION

看電影的我們,往往記得了演員和導演,但忘了讓電影更深刻的美指、編劇和剪接。每個角色和場景背後,都有一位美術指導。於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行的「無中生有 - 香港電影美術及服裝造型展」是香港首個關於香港電影美術及服裝造型的展覽,展出一系列經典服飾造型、道具和手稿圖等,帶觀眾走進電影背後的世界。今次我們邀請到其中一位策展人,香港電影美術學會會長、資深美術指導及導演文念中,細談展覽的起由,如何化危為機以及如何搜集到珍貴的展品。

展期至九月四日,還未到訪的你切勿錯過了!

 

TALK TO MAN LIM CHUNG  

CURATOR OF 'OUT OF THIN AIR: HONG KONG FILM ARTS & COSTUMES EXHIBITION'

 

X:《MILK X》  M:MAN LIM CHUNG

X:這次展覽的起由是甚麼?

M:大概在二十年前,我們做過一本書叫《繁花盛放——香港電影美術(1979-2001)》,那時候希望將香港電影美術寶貴的經驗留下來,讓人知道香港電影曾經是有輝煌的成績。說到展覽的起由,是在二零一八、二零一九年,在美術學會的其中一次會議中,就發現經過二十年後,電影界已經有許多新的面貌,是時候向大眾分享在業界值得留下的足跡。本來我們都想出多一本書,但碰巧有一個外國的展覽來了香港,是TIM BURTON於太古坊的展覽,覺得十分精彩,所以就引伸了計劃這個展覽的念頭。執委會都十分興奮,急不及待地想要實行這個計劃,去跟不同的合作夥伴商談。包括場地的提供,例如M+、香港藝術館和其他地方,開始接觸不同的機構。計劃一個展覽其實人力、物力是花費很大的,便開始找FUNDING、電影發展基金、一些不同的團體洽談合作,所以過程其實很漫長。而最後我們就和沙田文化博物館有一個良好的溝通,在資源上大家都覺得是很合適的合作對象。

X:今次是香港首度有全面的電影美術造型的展覽,籌備困難嗎?

M:一點也不容易,剛才也說到香港從未試過有這麼大型的電影美術造型展覽,因為香港電影(港產片)這麼多年到現在,我想應該有超過一萬部戲。所有電影在畫面中所看到除了主角以外,都和場景、佈景、道具、服裝及造型有關,這些都是美術指導要負責的工作。所以,由第一部戲到今天二零二三年,總共有這麼多部戲,如果要有一個展覽去涵蓋香港電影美術,那一個跨度是很大的。

 

化危為機

 M:開始先跟沙田文化博物館敲定好日期,本來展覽是上年年尾開張,卻遇上了疫情,在搜集展品的過程中也遇上了很多困難,展期亦需延至今年五月。聽起來像是壞消息,但同時有很多本來常到外地工作的美術指導、同行都身處在香港,以往很難約的人也約得到,這就正正是個一起開會的好時機。這是關乎整個香港電影美術業界,所以除了我們執委會外,也希望能聽取更加多的意見。

 M:在那段時間,我們約了六十位業界人士,包括資深或新晉的美術指導、服裝指導、佈景師傅、髮型師及化妝師等,每人大約做了一小時的訪問。這並不是易事,也算是一個創舉。他們的經驗、對電影的看法和工作心得都是十分寶貴的,所以我們都想將這些東西留下來,便做了這六十個訪問,而這些版權都是屬於沙田文化博物館的。他們亦出版了文字記錄「策夢人」,是訪問的節錄,掃描QR碼便能看到完整的訪問文字記錄。每本有十五個人,總共有四本,在展廳也能看到四分鐘的訪問精華片段,十分精彩。

展品的搜集

 M:其中一個最大的難題就是搜集展品,香港電影通常拍攝完後,服裝和道具是不會保存的,或有一些電影公司只會放回廠,保存一段時間便會全部棄置,所以尋找展品是十分困難的。不過這次十分幸運的,有一些比較特別的展品也能找得到,稍後可再談談。

珍貴的手稿

 M:除了難得的訪談外,還有業界人士保存多年珍貴的手稿。例如一踏進展覽看到的那幅牆便貼滿了不同美術指導的手稿,包括時裝、古裝、動作片及文藝片等,非常豐富。在籌劃這個展覽時,碰巧邵氏電影公司的片場正在清拆,在其服裝廠內保存了大約四萬件服裝都需要報銷,我們美會也沒有資源處理及保存,只能給予處理的建議。同時在那數次探訪將要清拆的片場時,找到了一些珍貴的服裝和道具,而其中一樣較特別的展品,就是近入口的邵氏電影製片廠佈景設計資料冊。因為以前不是每一套戲都有美術指導,很多時候都是導演直接和佈景師溝通,資料冊內大多是記錄古裝佈景,廟宇和官殿等的手繪草圖、施工圖及透視圖,可見當年佈景師製作的嚴謹和仔細。值得高興的是他們都同意借讓我們展出,讓觀眾可以以電子的形式翻閱這珍貴的資料冊。

 

《傾城之戀》綠色雨衣

 M:另外一件我覺得較特別的展品,就是電影《傾城之戀》中繆騫人穿著過的綠色雨衣。其實電影美術是把文字形象化,是另一種對白,而《傾城之戀》中的對白是:「你的綠色雨衣就像一個藥瓶,你就是醫我的藥。」恰好當時我們到訪邵氏服裝間時,就發現到這件雨衣,但當時它已硬化而且變啞色了。我們拿回來的時候,慢慢把它細心地擦拭、處理、跟它聊天,它便開始軟化、回復生氣。

 

《狄仁杰》「水中馬」

 M:徐克導演的電影《狄仁杰》,其中名為「水中馬」的道具也是一件很特別的展品。一位非常資深的師傅龍哥(威也龍),以前他專門協助徐克導演做威也(鋼索)設計。這隻水中馬是由他所設計並製作的,由一粒螺絲,到一個部件,到一個關節,十分厲害。

 

 M:服裝方面,剛才也有提及過,電影公司一般也不會保留電影服裝,但著名的服裝指導和田惠美則例外。她在兩年前遺憾離世,她的家人表示她希望將服裝捐贈電影公司,而電影公司知道將要辦這展覽時,十分慷慨地借出了幾套服裝,例如張曼玉和梁朝偉在《英雄》穿過的紅色及藍色服裝,也能向北京的電影廠借了《滿城盡帶黃金甲》周潤發和鞏俐曾穿着過的服裝。

 M:我們將展覽,分成兩個部份,簡單來說就是黑區和白區。白區就是一個工作間,呈現美術指導及服裝指導的工作過程;而黑區就是演員完成造型到片場,準備拍戲,例如看到周潤發帶着耳機、梁朝偉拿着TIME MAGAZINE準備埋位。希望展覽能成功地向觀眾呈現電影美術造型的功能和重要性。

text > gladys chan  photography > chan man 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