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MY DEAREST TRAVELLER IN TIME

 

 

CARTIER HIGH JEWELLERY PLATINUM NECKLACE, ONE 18.57-CARAT CUSHION-SHAPED PINK TOURMALINE, OVAL-SHAPED SPINELS, PINK AND WHITE BRILLIANT-CUT DIAMONDS

CARTIER HIGH JEWELLERY PLATINUM EARRINGS, TWO OVAL-SHAPED VIOLET-PURPLE SPINELS TOTALLING 3.45 CARATS, OVAL-SAHPED SPINELS, PINK AND WHITE BRILLIANT-CUT DIAMONDS
(ALL FROM CARTIER SUR NATUREL HIGH JEWELLERY COLLECTION)

印象中的古董珠寶,總是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頂多是透過世界各地的博物館,或是網上的社交媒體上觀看,除了覺得外表華麗貴氣之外,又有多少人會懂得欣賞它們內在的「美麗」?我,CHRISTINA,作為一名珠寶收藏家,亦因此成為了特工,展開了古董珠寶的探索之旅,並潛入各個機密的檔案室,發掘背後那些比珠寶更價值連城的歷史故事,同時細味那光輝歷史背後之引証,以及貴麗珍藏背後的承諾。

作為CARTIER的愛好者,今次便潛入位於日內瓦的卡地亞古董典藏室(ART OF CARTIER COLLECTION)。據我所知典藏室創建於1983年,其後更於美國紐約設立另一單位,專注照顧美國古董市場的需求,並一路搜覽於1860年代至1990年代打造的作品,保存其“原著性”,是品牌歷史以及創作藝術發展的證明。聽說CARTIER更決定把旗下一部份的古董珍藏作出售賣,好使識嘗古董之人得嘗心願,不禁令我有點「心癢癢」,但時間不多,首要任務讓我先找出這些古董的「秘密」吧。可是轉眼間,我突然看到枱上一部與典藏室格格不入的古舊電話,心想不會也是古董之一吧,為何會放置於這裏……正當我疑惑之際,電話響起……

 

 

BELLE ÉPOQUE:1890–1918

一道閃光突然浮現於眼前,剛回過神來的時候,已發現身處在人煙稠密的巴黎街道上。繁華街道上充斥著一道道華麗的身影,無論是在沙龍、劇院與舞會廳的門前,衣香鬢影、為周遭染上奼紫嫣紅,我便知道我已回到歐洲社會史上的GOLDEN AGE,一個對美學有著極致追求的美好年代 (BELLEÉPOQUE),亦是歐洲珠寶史上最浪漫的章節,現在就讓我們細看CARTIER的那些不巧經典。

美好年代 (BELLE ÉPOQUE),即由19世紀末至1910年代,那時候隨著資本主義及工業革命的發展,科技的急速發展,許多發明在這個時代出現,並開始變得普及。因此歐洲的文化、藝術及生活方式等亦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繁盛景況,如戲劇名伶SARAH BERNHARDT、大文豪MARCEL PROUST、印象派畫家CLAUDE MONET或是著名的康康舞者JANE AVRIL,他們的身影也一一掠過。如日中天的思潮發展也造就艾菲爾鐵塔的落成及為期一百五十天的世界博覽會,大大提升法國的經濟實力與國際地位。1899年,隨著CARTIER遷至巴黎RUE DE LA PAIX 13號,當時的LOUIS CARTIER亦正式繼承品牌的管理權。他發現當時的舞會、歌劇院與沙龍文化成為了歐洲上流社會時尚生活的主軸,因此他們對時尚品味的追求變得更精緻細膩,在社交場所裏均穿上各種不同的華美服裝與典雅的珠寶,他便忽發奇想,創作出不少經典設計,成為現在的古董典藏,見證著這個前所未有的巴黎盛世。

19世紀末至1910年代,新的藝術風格崛起,花葉、藤蔓等,都是當時流行的元素,CARTIER更透過率先採用鉑金材質取代黃金,這個舉動更帶動了當時整個珠寶界使用鉑金為珠寶的主要材質,並鑲嵌寶石,開創了「花環風格」,為珠寶締造了真正的珠寶花邊。棄掉了單一的珠寶線條,珠寶設計師更細緻地雕琢這些金屬,把靈動的蝴蝶結、蕾絲、花卉圖騰與流蘇等細節融入設計,導出專屬CARTIER與時代間的一點浪漫,一點奢華。

 

CARTIER TRADITION GARLAND NECKLACE, CARTIER PARIS (約1910)

約1910誕生的CARTIER典藏花環項鏈,以花瓣為設計主軸,並採用鉑金、粉紅色珍珠、灰色珍珠及鑽石鑄造,中央鏤空玫瑰花結以種子式鑲嵌法鑲嵌古典歐式切割鑽石,兩股均採用相同鑲嵌方式的垂墜式枝葉吊墜,綴以單顆彩色珍珠,並採用相同設計及鑲嵌方式的項鏈由32個鏈節組成。有趣的是項鏈能分為四個單獨部分,可作短項鏈或頸鏈佩戴,搭配或不搭配中央玫瑰花結,每個配搭也典雅而不失奢華氣派。

 

CARTIER TRADITION "ROSETTE" EAR PENDANTS, CARTIER PARIS (約1910)

而於同一時期面世的CARTIER典藏「ROSETTE」吊墜耳環亦採用了相似的風格及設計,每個耳墜均採用枝葉圖案設計,並以種子式鑲嵌法鑲嵌單瓣切割及古典歐式切割鑽石。當中透過採用相同鑲嵌方式的元素連接,鏤空玫瑰花結墜飾,中央鑲嵌一顆較大的古典歐式切割鑽石,頂端部分可取下作單獨的耳釘佩戴,配有螺絲背夾,適合無穿耳洞的女士佩戴,並能與花環項鏈配成一套。

 

CARTIER TRADITION LACE RIBBON BROOCH, CARTIER PARIS (約1906)

鑲嵌了鉑金、黃金及鑽石的CARTIER典藏蕾絲緞帶胸針,同樣以花環為設計風格,曾為20世紀初著名的英國金融家ERNEST CASSEL爵士所擁有,不知他是否被當中所散發的浪漫氣質所吸引呢?

 

CARTIER TRADITION ORIENTAL TIARA , CARTIER PARIS (約1911)

1902年,愛德華七世向CARTIER頒贈了英國皇室第一張皇家珠寶供應商委任狀,並讚譽其為「皇帝的珠寶商,珠寶商的皇帝」,埋下了CARTIER製作冠冕的種子。二十世紀初,東方文化席捲歐洲的文化界,這讓LOUIS CARTIER先生十分感興趣,他先後於1903年和1907年參觀在PAVILLON DE MARSAN舉辦的「穆斯林藝術展覽會」,以及在MUSÉE DES ARTS DÉCORATIFS舉辦的「東方織物及細密畫展」,加上在1904年卡地亞亦踏上探索俄國風情的旅程,奠定他與東方設計風格的不解之緣。細味過當中的工藝及民俗頭飾,充滿著東方現代風格的CARTIER典藏ORIENTAL冠冕亦隨之誕生,冠冕採用鉑金鑲嵌鑽石,並包含278個玫瑰花形切割鑽石,幾何線條及充滿異國風情的外形,揉合了阿拉伯及俄羅斯芭蕾舞團的的美學理念,為品牌打開新的一頁。

由SERGEI DIAGHILEV帶領的俄羅斯芭蕾舞團在巴黎一舉成名,是推動20世紀初東方風潮的另一因素,由表演服裝和舞台設計的幾何元素、絢麗色彩,以及充滿異國風情的主題(1909年的《天方夜譚》(SCHÉHÉRAZADE)和1910年的《東方詩集》(LES ORIENTALES))都令卡地亞及世家設計師 CHARLES JACQUEAU大開眼界,深受啟發。

 

 

 

ART DECO:1918–1939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現代都市生活和工業化生產的進一步發展,人們漸漸渴望得到物質與精神上的彌補,「裝飾藝術」(ART DECO)一字亦應運而生,可說是當時社會上享樂主義的縮影。

說到「裝飾藝術」的起源便要追溯到遙遠的古埃及文化,1922年英國的考古學家HOWARD CARTER在埃及發現圖坦卡門國王的墓,出土古物呈現簡單的幾何圖形,以及金與黑白的用色,意外地展現華麗的裝飾效果,帶給藝術家強而有力的啟發。時至1925年,人們在巴黎舉辦的「國際藝術裝飾與現代工業展」中首次提出「裝飾藝術」一字,它展現出與「新藝術」相反的簡約華美,我相信這也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像。好年代的「新藝術」所呈現的是奢華富麗風貌,就以最常見是花葉與藤蔓作為裝飾;而「裝飾藝術」則以流暢而簡約的線條與圖形、典雅的幾何元素及明亮且對比的用色為主軸,並強調機械化的美與動能感,這種鮮明的對比都為美術、雕塑、建築,或是家具的方面都帶來深遠的影響,對當時有著積極的時代意義。上世纪20年代的VOGUE雜誌封面中,亦不難發現Art deco對當時時尚的影響,不一樣的用色與幾何綫型的排版,甚至是插畫亦讓人更有想象空間,簡約而有力。

事實上LOUIS CARTIER早已在1904年提出了簡約線條、抽象和幾何形狀及不同色彩組合等為設計靈感,是當時的新現代風格,可以說是「裝飾藝術」還要早的裝飾藝術。同時亦隨著歐洲現代生活與工業化生產的急促發展,加上當時東方文化的逐漸影響西方的藝術界,東方藝術中平面化的審美和許多抽象性的圖案,都被認為與裝飾藝術的美學追求十分相似,因此更令lOUIS CARTIER深感興趣,他便嘗試把自己放在在俯瞰世界的視野上,放眼所有文化與文明,並開始蒐集各式美術品與各式資料。

自1910年代起,JACQUES CARTIER頻繁前往印度,在色彩斑斕的印度風格影響下,創造出1920年代非常受歡迎、又非常與眾不同的風格。其後CARTIER更放眼到日本、中國、中東、波斯,甚至是拉丁美洲,揉合各式文化、自然與時代,描繪出卡地亞獨特且創新設計的身影。

 

CARTIER COLLECTION LARGE "PORTIQUE" MYSTERY CLOCK, CARTIER PARIS (1923)

要是說能觸碰魔法,聽起來有點不切實際吧,可是十九世紀法國著名魔術師JEAN EUGÈNE ROBERT-HOUDIN卻告訴你,THE MAGIC IS REAL。LOUIS CARTIER與品牌製錶大師 MAURICE COÜET深受其啟發,並合作製成了被譽為「鐘錶史上的奇蹟」— 神秘鐘。這款座鐘是著名「廟門」(PORTIQUE)神秘鐘系列的首件作品,由於當時卡地亞作品深受東風西漸的設計風格所啟發,這座神秘鐘正是以日本神社大門(即日語所指的「鳥居」)為造型,採用黃金、鉑金、天然水晶、縞瑪瑙、黑色琺瑯、珊瑚及鑽石製作,系列於1923至1925年間製作,共有六座。座鐘上飾有一個微笑的大肚子比利肯(BILLIKEN)幸運神像,象徵著神聖廟宇的仁愛精神。座鐘的機芯設於其內,而鐘盤則宛如鑼盤般懸浮空中,賦予了品牌嶄新的獨特風貌。

 

CARTIER COLLECTION CERRY BLOSSOM BRACELET, CARTIER NEW YORK (1925)

時至十九世紀,當時的日本藝術,特別是浮世繪的西傳,其平面設計與裝飾性的畫面呈現深深吸引了各地的藝術家,更為英法等地形成了日本主義(JAPONISME)的風行,同時在近代藝術史的發展中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自此,CARTIER便透過嶄新的幾何元素、線條與抽象形狀,把象徵各地的形式樣態與圖紋花樣融入設計,用色亦豐富了起來。這條卡地亞典藏系列的櫻花手鐲,CARTIER利用鉑金與鑽石為白底並鑲嵌紅寶石、祖母綠及縞瑪瑙等寶石,呈現靈動的日本櫻花圖案,可說為品牌帶來突破性的用色組合,突顯日本的色彩。

 

CARTIER COLLECTION TREFOIL BANDEAU, CARTIER PARIS (1926)

源於阿拉伯宗教文化對真實形象描繪的明令禁止的簡約伊斯蘭幾何裝飾與色彩,建築設計,在1903年的一場國際伊斯蘭藝術展覽亦為LOUIS CARTIER帶來了新的啟發,衍生出錯綜交織的線條,並形成抽象而精緻的異國特色圖案,建構出極具阿拉伯風格裝飾風的特色珠寶。這條CARTIER經典古董系列的三葉草髮帶便是其中之一,它以鉑金,海藍寶石、縞瑪瑙,藍寶石及鑽石鑄做,形成深藍和淺藍對比配色,雍容典雅。當中精緻的鉸接式鏤空鉑金底座上鑲嵌鑽石,形成對稱的幾何三葉草圖案,同時採用相同鑲嵌方式於中央橢圓形框架爪鑲一顆隆起的長方形枕形海藍寶石,四周則鑲嵌鑽石,長邊各點綴一顆釘鑲藍寶石,短邊飾有由精準切割藍寶石排列而成的階梯式圖案,槽鑲縞瑪瑙邊緣,可說是品牌中「阿拉伯」風格作品的典範之作。同時髮帶中央的長方形枕形海藍寶石可取下作胸針佩戴,而髮帶兩端可連接扣合作手鐲佩戴,可見其設計傳承了CARTIER珠寶靈活多變的設計傳統。

 

CARTIER COLLECTION TUTTI FRUTTI NECKLACE, CARTIER PARIS (1936, ALTERED IN 1963)

1911年,CARTIER家族創始人最年輕的孫子JACQUES CARTIER更首次乘搭客輪前往印度,出席為喬治五世加冕舉辦的宮廷宴會,同時藉此展開尋覓印度寶石之旅。尋訪期間,JACQUES CARTIER深入印度文化,發掘不少莫臥兒王朝的花卉寶石,並找到切磨成果子狀的圓凸形或是雕刻成花葉的紅寶石、藍寶石及祖母綠,深深受其艷麗的圖案、寶石與顏色影響,啟發了其後創作的靈感,並掀起歐洲設計界的印度風潮。其後他把這些元素融入CARTIER高級珠寶設計,重新詮釋傳統印度珠寶元素,並加入裝飾藝術的精髓,成就充滿遠東異國色彩的卡地亞典藏系列「水果錦囊」TUTTI FRUTTI風格作品,呈現出枝葉繁茂、花果繽紛的景致,可說是自然主義美學的華麗回歸,成為CARTIER標誌元素之一。

與此同時,活躍於社交界的名媛DAISY FELLOWE相信無人不認識,她在巴黎Café Society中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時常身穿著的華美時裝,及配搭上CARTIER的珠寶,擁有著人人都稱讚的品味。1936年,她將珍貴的三件珠寶委託給CARTIEr,並希望能將其改款為一條TUTTI FRUTTI風格的「HINDU」項鍊,以不同的面貌延續CARTIER的獨特美學。

 

CARTIER COLLECTION “ORNAMENT” NECKLACE, CARTIER NEW YORK (1927)

靈感同樣源自東方的 “ORNAMENT”項鏈,它由二十九枚交替點綴包鑲鑽石的鏈節組成,設計採用充滿東方味道的箭頭形鏤空幾何圖案,其頂部鋪鑲圓形切割鑽石,圖案上則鑲嵌三顆略微隆起的枕形鑽石,並在下方點綴一顆天然珍珠及一枚相同鑲嵌方式的屋頂形裝飾,其下懸垂五條靈活的鏈飾,鏈飾上交替鑲嵌長型六邊形、方形鑲鑽鏈節及包鑲鑽石,鏈飾末端點綴鑲鑽梨形裝飾;中央三條鏈飾及鋪鑲鑽石幾何圖形點綴天然珍珠,呈現出CARTIER的現代美感。

 

CARTIER COLLECTION FLOWER VASE PENDANT/BROOCH, CARTIER LONDON (1928)

隨著時間的流動,生生不息的藝術創意與創新技術不斷締造出嶄新的裝飾藝術風格,當中的幾何圖案、流麗線條、抽象手法和色彩對比成為新時代的美學標誌。事實上,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幾年間,珠寶設計開始趨於抽象風格,以凝煉造型取代寫實表現與自然主義手法,對花卉的細節刻劃越來越少,反之透過豐富的寶石切割工藝與大膽的色彩變化來進行描繪。正正這款華美而極富張力的吊墜/胸針正是美好年代(BELLE EPOQUE)與「咆哮的二十年代」邂逅的典範之作,花瓶裝飾著對稱的花卉圖案,讓人聯想到花環風格的美學特色;而抽象的花卉設計與對比色彩則是裝飾藝術風格的典型特徵,兩者看似不同卻能合二為一,可見CARTIER獨特的美學。同時,CARTIER亦巧妙運用各種形狀和切割方式的鑽石,大膽混搭豐富寶石,以獨特手法詮釋大自然主題:鑽石與縞瑪瑙相互映襯,營造出令人著迷的深邃效果,為整件作品帶來

動感,色澤生動悅目,栩栩如生。不得不提,花瓶的圖案可從主項鏈取下,作為另一條真絲繩帶的吊墜;另可作鉑金及鑽石鏈帶的吊墜或胸針,又是一件靈活多變的珠寶,可見CARTIER的工藝與日俱進。

 

 

NEW FEMININITY: 1939 - 1970

作為「第二皮膚」的服裝與珠寶,總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譬如說領口的變化,剪裁的不同,或是裙擺的長度等都會對珠寶的設計與佩戴方式產生一定的影響; 另一方面,珠寶亦會從材質與形態方面作改變,以迎合時代風格的轉變。就以二戰(1939-1945)前後為例,女性都有著截然不同的精神面貌,無論是在服裝珠寶或是面部表情上,她們在經歷,她們在體現,都刻劃著一個新時代的面貌。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來臨,引發起各方面的物資短缺,漸漸人民的生活備受影響,那麼當然時裝界也不例外。經歷過數十年的自由與華麗生活後,二戰後社會與經濟上的壓力令人民無暇打扮,特別是女性不得不投身社會工作,加上服裝用料受到政府控制,因此服裝的設計都以實用性為考量,簡省物資,甚至讓女性穿上飛行軍服,開拓女性時裝的新一章。取以代之的實用主義亦把三十年代的「無腰」設計藏起,採用寬闊肩膀與收腰的直身剪裁,過膝A字半裙及高腰褲亦成為了女性的日常之一,當中強調簡潔的流線型設計,以突顯女性苗條的身形。因此珠寶設計上便開始採用誇張而華麗的寶石及鑽石,頸鏈的長度亦變為較短,以平衡整體比例,扣針裝飾亦成為當時女性外套上的「常客」,無疑珠寶在當時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並在簡潔的時裝裏展現個人氣質。


四十年代的時裝與珠寶風格都趨向平實與保守,而在此時,一位女性的出現,便掀起了一場現代的珠寶革命,為當時推出多種大膽前衛的珠寶設計,她便是被稱為「LA PANTHÈRE美洲豹小姐」— JEANNE TOUSSAINT。TOUSSAINT擁有著敏銳的時尚觸感和創意,早已在當時巴黎的上流社會引起不少關注,後來更在浮華的舞會盛宴上遇上LOUIS CARTIER,並於1933至1970年間擔任CARTIER藝術總監,同時掌管高級珠寶部,在奠定品牌日後的風格上舉足輕重。

 

TOUSSAINT的加入並取替CARTIER擔任藝術總監一職,在當時可說是非常「OUT OF BOX」,顛覆傳統。對CARTIER來說絕對是如虎添翼,他有著寶石、鑽石、鑲嵌等的豐富技藝與知識,而TOUSSAINT則拥有無邊的想象力與熱情,兩人一拍即合,由手袋到珠寶首飾的設計都引起時裝界的嘩然。儘管TOUSSIANT不懂得手繪草圖,但在CARTIER的一眾設計師幫助下,她更大膽地探索,並以印度奢華的琺瑯、中國及埃及的文化元素、各種動植物形態,甚至以彩色寶石及黃金配搭,一改CARTIER的面貌,呈現多款令人衝擊的設計。

 

CARTIER TRADITION PANTHÈRE CLIP BROOCH, CARTIER PARIS (約1949)

剛強獨立的個性、敏銳而篤定的直覺,或是迅猛的行動力,恍如訴說著美洲豹,亦是JEANNE TOUSSAINT。正正是一次TOUSSAINT與CARTIER在美洲叢林考察的經歷,他們便從此與美洲豹結下了不解之緣。儘管TOUSSAINT一直設計較大的珠寶作品,但卻從未消減對靈動美感的追求,反而更勝從前。特別喜歡美洲豹的她從獵豹的身姿、皮毛和銳利明亮的目光中吸取了靈感,透過不同的珠寶設計和製作技巧,掌握了更多有關美洲豹的形體,以黃金、祖母綠和黑色琺瑯,特地為溫莎公爵夫人特地打造作出一款立體胸針,胸針上的美洲豹栩栩如生。而在1949年,她更為溫莎公爵夫人以鋪鑲藍寶石、白色及黃色鑽石打造了一款立體的美洲豹胸針,美洲豹則盤踞於一顆重達152.35克拉的凸圓形藍寶石之上,彰顯著自由個性,成為CARTIER珠寶永恆的象徵之一。這款胸針散發出時而危險、時而神袐卻又優雅的迷人魅力,我想沒有哪位女士能拒絕戴上吧。

其後到了五十年代,時間再次回到那個物質年代,優雅華美的服裝又再次呈現。由二戰後的寬闊肩線與及膝裙,到被束緊的腰線、較長到小腿的蓬裙擺、大翻領、尖椎胸線、及較窄的圓形肩線取以代之,「NEW LOOK」的出現,強調「肩線窄、腰部細」,令女性化的形象進一步加強,描繪出女性曲線獨有的輪廓。配飾如腰帶、尖頭高跟鞋及手套亦在當時十分流行,因此當時的珠寶設計亦多以珍珠、鑽石及寶石為材質,透過單件或疊載,展現女性矜貴而優雅的一面。這樣想來,「NEW LOOK」不但LOOK NEW,而且還為整個戰後的歐洲服裝減退了灰暗的色調,把那些昔日的美好再次呈現,成就了經典。

 

CARTIER TRADITION “TRESSAGE” NECKLACE , CARTIER PARIS (約1956)

「THE NEW lOOK」再次體現十九世紀貴族婦女的那種華美、優雅的服裝風格,並以嶄新的技術與設計手法,帶來重新演繹,無論是服裝或是珠寶設計風格上都與戰爭時期的男性化形成強烈對比。就以這條CARTIER典藏的“TRESSAGE”頸鏈為例,項鏈以天然珍珠織繩而成,與以往採用鉑金鑽石雕塑出的頸鏈截然不同,而當時的珍珠在市場中並未完全普及,因而更顯珍貴,配載在當時服裝流行的尖椎胸線設計中,高貴典雅的感覺不言而喻。同時,中央飾有一顆碩大爪鑲古典歐式切割鑽石的吊墜可供拆除,並當作胸針配載,兩側點綴兩顆包鑲鑽石,下方懸垂著三股墜飾,由三顆古典歐式切割鑽石與包鑲鑽石交錯構成,中央較長的墜飾則點綴鑲鑽花卉圖案。可拆式設計秉承了TOUSSAINT的理念,靈活的珠寶方便女性自如活動,鼓勵她們表達自由獨立的態度,同時能展現出獨特的優雅氣質,是低調奢華設計中的不二之選。

雖說時裝瞬息萬變,每人習慣了「以不變應萬變」的心態對待這個急促的潮流趨勢,可是由五十年代「優雅至上」到六、七十年代「自由奔放」 的風格轉變,卻來得令人又驚又喜。二戰後,經濟開始全面復甦,人們慢慢開始富裕起來,當時的年青人漸漸脫離了五十年代主張的優雅,開始追求獨特個性,展現真我,形成「SWINGING SIXTIES」,對時裝、藝術或音樂帶來影響。而當時的年輕一代各自加入抱著不同理念的群體,並透過時裝表達心中所想,因而形成了源於英國的「THE MODS & THE ROCKERS」與美國的「HIPPIES」等多元的群體。受著社會文化的影響,一些如迷你裙、喇叭褲、或是GO-GO BOOTS等新設計變得隨處可見,而服裝顏色及物料上亦逐漸變得大膽,服裝與珠寶的色彩也更鮮明,就如受各國太空競賽啟發的SPACE AGE,誇張的方形輪廓、人造纖維的塑膠感及鮮艷的色彩,打破許多時裝傳統的概念。

 

CARTIER TRADITION STRAP BRACELET WATCH , CARTIER PARIS (約1960)

隨著社會的風氣影響,CARTIER亦受創新時代的啟發,漸漸採用各種新的材質及用色於珠寶設計上。而當時黃金成為主要珠寶製作的材質,以其閃亮及奢華的表面,宣揚著配戴者的獨特個性。就正如這枚於1960年以黃金及玫瑰金製作的CARTIER典藏手鐲腕錶,以半硬質編織黃金寬手鐲,拋光金邊,同時不規則地鑲飾鉑金包鑲鑽石,並內嵌方形銀色錶盤,錶冠則設於錶背及包暗藏式玫瑰金折疊錶扣,高調宣揚著獨特品味而不俗氣。

 

CARTIER TRADITION BELL PENDANT EAR-RINGS , CARTIER NEW YORK (約1962)

CARTIER受1800年代初源於巴黎秘語珠寶的啟發,創造出這對別具意義的CARTIER典藏鈴鐺吊墜耳環,並均設計成內有一個搖鈴的繩紋鑲邊黃金環圈,環圈當中以相同的間距依次包鑲一顆圓形切割鑽石、一顆琢面切割祖母綠、一顆紫水晶、一顆紅寶石;另一顆祖母綠、一顆藍寶石及一顆黃玉,以秘語珠寶巧妙示愛,透過向愛慕的女士獻上戒指以表達愛意。我想這些蘊藏於珠寶中的秘密愛語浪漫新穎,優美動人,無論是數百年前還是今時今日皆讓人怦然心動,情不自禁。

六十年代後期,「HIPPIES」 文化蔚成風氣,為了更能表達心中的所思所想,他們強調時裝裏的顏色與生命力,希望每件服裝飾品也是流露著生命與文化的物件,同時最重要是夠「FUN」!因此你不難發現,CARTIER當時的設計亦回歸自然,把大自然中的各種生物,栩栩如生地繪畫在珠寶設計中,就如著名墨西哥女演員MARIA FELIX頸上的黃金鱷魚項鍊,充分表達出與傳統珠寶相違背的「HIPPIES」精神 。

 

CARTIER TRADITION FLOWER NECKLACE, CARTIER NEW YORK (約1965)

事實上植物也是TOUSSAINT主要靈感源泉之一,從六十年代中開始,她慢慢回歸自然主義風格,要求設計師和工匠運用珍罕材質,打造更逼真寫實的珠寶。這條CARTIER典藏的花卉項鏈,以黃金、玫瑰金、白色黃金、鉑金、紅寶石及鑽石製作,並在靈活的漸變項鏈正面裝飾橢圓形金線編織花朵,每枚花朵圖案中央鑲嵌明亮式切割圓鑽或圓形紅寶石,與項鏈側面和背面巧妙呼應,每一片花瓣皆由數層金絲勾勒而成,想想已能感受當中的個人氣派。

 

CARTIER TRADITION FLORAL BROOCH, CARTIER LONDON (約1967)

一百五十多年來,CARTIER工作坊化作旖旎溫室,繁麗多姿的珠寶花卉都在此璀璨綻放。這枚源於1967年的CARTIER典藏花卉胸針,設計由三朵花構成,每朵均飾有圓形紅寶石花瓣及橢圓形紅寶石花蕊,搭配黃金鑲爪,並槽鑲長階梯形切割鑽石花莖,鑲鑽萼片及欖尖形鑽石葉子,糅合優雅的女性魅力與有趣的個性,錦上添「花」。

 

CARTIER HIGH JEWELLERY BRACELET IN 18K WHITE GOLD WITH PURPLE SAPPHIRE AND DIAMONDS

CARTIER HIGH JEWELLERY RING IN PLATINUM WITH SAPPHIRE AND DIAMONDS
(ALL FROM CARTIER HIGH JEWELLERY COLLECTION)

再次回過神來己回到CARTIER的古董典藏室,雖然不知道是誰撥打的電話,亦無從考證......可是經過這趟旅程更讓我相信,無論過去或現在,CARTIER的珠寶都擁有著魔法。它們是盛開於歲月之河裏的瑰寶,每當我們抹去過去的塵埃,感受昔日光輝的同時,它亦會在視覺與情感上,為我們帶來最美的享受,以及展現當中的傳承與創新,恍如一場與品牌及珠寶的對話,比單純地觀賞珠寶來得珍貴。雖然不知下一個目的地會是如何,亦不知會否再次看到這個奇怪的電話,但我仍會抱著探索的精神,發掘出古董珠寶背後的珍貴故事,期待下一次的旅程,CIAO!

 

direction, styling & text > jason chan   photography > fong siu hong  assisted by > chan man ching

hair > peter cheng  makeup > chichi li  model > christina t@primo  wardrobe > generation love from harvey nichols